燈光緩緩亮起,頂著一頭棕紅漸層髮色的安妮華達,坐在導演椅上娓娓道來,細數她六十餘年的電影生涯。早期攝影工作的摸索試探,到部部經典代表作的誕生,躍身成為眾人熟悉的華達奶奶。安妮以幽默語氣述說感性回憶,穿插伴侶德米和合作演員的過往趣事,將影像化作時光機,為影迷們獻上最後一堂關於華達的電影大師課。   影片從「靈感」、「創作」、「分享」三個關鍵字出發,安妮華達完整回顧其導演、攝影師及裝置藝術家的階段性重要創作。從《五點到七點的克萊歐》的時間實驗,到《最酷的旅伴》關注小人物面孔的鄉間之旅,持著攝影機的華達,藉由影像牽繫起人與地方的關係,也將自己的熱情生命注入她深愛的電影藝術中。   「我們總在面對死亡之事,而我也很快就要離去。沒關係,一切都會好的。」—安妮華達   【關於電影】   安妮鏡頭下的華達 「法國新浪潮教母」安妮華達從上個世紀活躍至這個世紀,一生執導劇情、紀錄片和短片超過四十部,橫掃柏林、威尼斯等各大影展,更於2017年獲得奧斯卡終身成就獎的最高成就;她以跳脫傳統的思維與前衛手法,奠定在法國電影圈的地位,也是坎城影展至今舉辦七十二年來,唯二獲得最佳導演榮譽的女性。而《安妮華達 最後一堂課》作為她最後一部電影作品,「安妮」深刻地回顧了「華達奶奶」過去的作品,從攝影師、電影導演到裝置藝術家,她用特有的風格告訴全世界:這就是安妮華達。這部安妮華達的集大成之作可分為兩個部分,分別紀錄不同世紀的創作背景:首先是1954至2000年,屬於二十世紀的「類比時代」,是她身為導演身分相當重要的創作時期,安妮華達對於電影的各種可能性、或是不同型別的影片都抱持開放的態度,幾乎每一部作品都採取了不同的敘事技巧。接著聚焦在2000至2018年期間,屬於二十一世紀的「數位時代」,使用數位科技來記錄她眼裡的獨特世界,安妮華達更多了「裝置藝術家」的身分,以全新的創作角度,帶給觀影者嶄新的豐富感受。   「法國新浪潮教母」最後作品 本片就是安妮華達的代言人 本片作為安妮華達一生的回顧,集結了華達奶奶多名重要的旅伴,包括《無法無家》的桑德琳波奈兒和《最酷的旅伴》JR,都將在本片中再現;更有凱薩琳丹妮芙與勞勃狄尼洛早期作品片段作為精彩彩蛋,讓影迷一飽眼福。安妮華達表示,希望藉由這部作品呈現真實的自己,傳遞自己所想要分享的真實感受和創作動力。安妮華達也直言,這部作品將是她最後一部電影作品,未來不再接受任何訪談、座談會等公開活動邀約,並正式公告:「從今以後,這部片子就是我的代言人,以後你們只要放這部片子就好,不要找我了,過去我到那麼多地方做了那麼多演講,甚至哈佛大學,還有在洛杉磯的TED Talks,我不想開記者會,也不想再談論我的作品,我覺得我更應該把那兩個小時拿來看一棵樹,或是一隻貓。」安妮華達也在出席本片於柏林影展公開放映後不久,於2019年3月29日與世長辭,享壽90歲。
相關